产地和分布
冬虫夏草(图1)主要分布于中国四川、贵州、甘肃、云南、青海及西藏等省(自治区),主产于西藏的林芝、那曲、昌都,四川的阿坝、甘孜,青海的玉树、果洛及云南的香格里拉等地,其中以四川产冬虫夏草最多。自然分布于海拔高度3600米以上的山地阴坡、半阴坡的灌丛、草甸和高山分水岭两侧。
夏初子座出土、孢子未发散时挖取(图2),晒干或低温干燥。商品药材多来源于野生(图3)。
性状
冬虫夏草(图4)由虫体与从虫头部长出的真菌子座相连而成。虫体似蚕,长3~5厘米,直径0.3~0.8厘米;表面深黄色至黄棕色,有环纹20~30个,近头部的环纹较细;头部红棕色;足8对,中部4对较明显;质脆,易折断,断面略平坦,淡黄白色。子座细长圆柱形,长4~7厘米,直径约0.3厘米;表面深棕色至棕褐色,有细纵皱纹,上部稍膨大;质柔韧,断面类白色。气微腥,味微苦。
药性和功用
冬虫夏草味甘,性平,归肺、肾经。具有补肾益肺、止血化痰之功,用于肾虚精亏、阳痿遗精、腰膝酸痛、久咳虚喘、劳嗽咯血等。成分和药理
冬虫夏草主要含有核苷(如腺苷、尿嘧啶、腺嘌呤、腺嘌呤核苷)、甾醇(如麦角甾醇、麦角甾醇过氧化物、胆甾醇棕榈酸酯)、糖类(如半乳甘露聚糖、虫草酸)等,具有镇静、抗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、增强免疫、抗癌、抗炎、抗惊厥、抗菌及激素样作用。用法和禁忌
冬虫夏草对肺虚久咳、气喘,肺结核咯血、盗汗,肾虚腰膝酸痛、阳痿遗精等都有疗效。可煮水茶饮、泡酒服、炖服,也可与鸡鸭等肉类同炖作滋补药膳。
煎服用量6~12克,研末服1.5~3克。冬虫夏草中有效成分受热易破坏,因而最好选不经长时间高温处理的方法。肺热咯血患者不宜单味服用,感冒发烧、风湿性关节炎患者、脑出血患者及有实火邪胜者不宜服用。